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中国教育报】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如何发力?校党委书记方守恩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访谈录

发布日期:2024-02-28     点击量:

两会访谈录

·高校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关系,共同为强国建设开辟新领域、新路径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推动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深度融合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如何发挥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访谈录”演播室,就“高校如何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言献策。

高校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记者:您怎样看待高校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系?

方守恩:高校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关系,共同为强国建设开辟新领域、新路径。

第一,高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高校是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孵化地,拥有大量的科研人员和先进的科研设备,在科技创新上具有先天优势;是新质生产力理论研究的高地,对新质生产力进行理论研究、内涵阐释;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供应地。此外,高校还能促进新质生产力成果的传播和应用,通过学术交流、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等,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第二,高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支点。作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高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撑。

第三,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校变革的动力源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高校科研创新带来了更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提供了更多的前沿技术需求和技术应用场景,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推动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强化了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也有利于高校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空间。

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评价改革作为发力点

记者:高校要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发力点主要在哪里?

方守恩:高校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力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加快构筑高水平人才高地。高水平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也是办好高水平大学的第一资源和战略资源。高校应该主动担当作为,集聚更多高层次人才,以最优秀的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加强人才队伍现代教育理念、信息素养培训,使之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二是加快建设科技创新策源高地。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科学技术在产业中应用的具象和现实体现。高校要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重点布局和建设一批面向未来的高水平研究平台,充分发挥有组织科研载体的作用,努力提升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扩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面。

三是加快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要把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作为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有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各类因素的权重系数,引导科研人员聚焦研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卡脖子”问题,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记者:高校如何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方守恩: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强技术、资源的高效配置,加大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供给。

一是紧紧围绕新质生产力需求,及时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高质量生产力。高校要适应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市场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实施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匹配度。要积极探索与新兴技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把主要资源投放在未来学科、交叉学科等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学科生长点上。

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大量拥有较高科技文化素质和信息素养、具备综合运用各类前沿技术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新型生产工具的新型高素质人才。这要求高校重点推进教育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变革,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素养和组织能力,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反映最新的学术研究和行业发展状况;加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打造问题导向、能力导向的实践创新教育体系,淬炼学生的实验实践创新能力。

三是深化教育对外开放,主动应对国际竞争。高校要勇挑重担,发挥国际合作交流桥梁纽带作用,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经验,以国际交流赋能人才培养。要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力度,开设国际化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全球视野,加强师生国际交流,积极推动学位项目的国际化。

《中国高等教育》记者 万玉凤 王弘扬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03/08/content_636133.htm?div=-1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电话:021-65982200

同济大学主办 E-mail:webmaster@tongji.edu.cn

党委办公室主办 tjdb@tongji.edu.cn